2008年10月17日渭南新闻网题:本科生缘何高职院校“再深造”?

时间:2008-10-17浏览:2803设置

本科生缘何高职院校“再深造”?

 

  本报记者  武茵茵 

  用人单位:

  再培学生:

  “认认真真上了四年大学,真正到了工作岗位,才发现自己所学习与单位所需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中国矿业大学应届毕业生、刚刚应聘于上海铁路局的常占奎一脸沉思。9月17日,他与另外48名来自中国矿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14所大学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来到环球体育进行铁道工务专业知识强化培训。又一次走进校园,他的感受很深。

  大学生到高职院校“回炉”学技能,对于他们本人而言,意义何在?用人单位又为什么要做出这种决定?各界人士又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近日,记者专程采访了他们。

  

  用人单位:

  需要复合型人才

  

  据了解,这次来陕铁院学习的49名本科生所签单位均是上海铁路局。在报到并经过一个月的岗位培训后,单位便把他们送到了这里,进行为期三个月的铁道工务专业知识强化培训。培训结束后还要进行严格考核,考核合格的学员们将发放专业进修合格证书,不合格者,单位将延长见习期三个月。

  “招聘时,单位肯定先要看这些学生上的哪个大学,学的什么专业,但在实际工作中,这些远远不够。我们需要的员工不仅仅应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基础,更需要良好的动手能力。”上海铁路局人才办主任张申生介绍说,这次参加培训的新员工虽然都是从各大高校招聘的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但他们对工作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缺乏实用的专业知识,无法很快进入自己要承担的角色。单位希望新员工们能通过这样的一个针对性极强的培训,尽快适应岗位需求。

  

  再培学生:

  珍惜机会练技能

  

  “以前在大学,可以说只是为了挣学分、为了一纸文凭学习,多少带着一丝得过且过的意思。现在回高职院校再学习,是为了以后更好的适应工作。”今年毕业于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的陈扬,是这批学员中的一个。他坦言,虽然他在大学里学的是土木专业,但毕业后到工作岗位上进行了一个月的见习,发现适应岗位很慢,工作上非常被动。对于单位安排他们到高职院校培训,他感到很高兴。他表示,在大学里已积累了较多的文化基础,只要再在专业上进行强化培训,他相信自己很快就能胜任本职岗位,干出成绩。

  那么,相比较以前的大学生活,现在的培训学习有什么不同?记者有些好奇。

  “哎呀,没想到。”来自矿业大学的常占奎说。与以前的学习相比,这里的要求似乎更严,不仅要完成为期三个月、360个课时的学习,他们还要遵守学校的半军事化管理,每天出操、自己打扫班级和宿舍卫生,接受严格的考核,这些都是他们在大学里没有经历过的。“现在学习的,都是一些很实用的知识和技能,半点马虎不得。”

  

  高职院校:

  再深造大学生增多

  

  陕铁院环球体育部负责人赵晓智告诉记者,学校对这次培训非常重视,专门为这些学员量身制订了培训教学计划。从教材、教学设备、教学场所、教学管理、配套服务等方面都作了统一的安排和部署,并选派教学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资深教师来担任本次培训班的授课任务,并完全按照企业需求进行封闭式培训,确保学员们真正学到适应岗位的本领。

  “职业教育其实质就是就业教育。用人单位把刚招聘的大学本科生送进高职院校进行“再深造”,看中的正是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它同时也体现了用人单位的用人理念日趋成熟,在对人才评估上更看重能力,不再紧盯着学历。”陕铁院党委书记崔岩教授介绍说,他们学校接收本科、大专毕业生“回炉”从2004年就开始了,总的趋势是逐年递增,到现在,已有200多名本科、大专生在这里经过培训,掌握到实际操作技能,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理性思考:

  社会不以学历论英雄

  

  过去,中国的父母教育孩子,就是以考上大学、最好是重点大学为目标,似乎一进大学门,人生就算基本成功了,好工作、好待遇是理所当然的事。可是近年来,事实却证明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从人才市场上签约的情况看,用人单位似乎更愿意接受文凭不是那么醒目的职业院校学生,理由是应聘的大学生综合环球体育会员登录不高,看待现象、分析问题像是在背理论知识,缺少实际应用能力,不如有专业技能的学生进入岗位快。甚至有用人单位感慨,现在要招到一个技术过硬的高级技工比招一个名牌大学的硕士生都难,因为太紧缺。

  看来,以学历论英雄的时代正在淡出。

  长期关注职业教育的临渭区教育局成教办主任席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大学生到高职院校“回炉”培训是大势所趋,是企业需要和就业学生自我成长的一种有机结合。企业需要高环球体育会员登录的复合型人才,而大学生因为长期单一的学习环境,出了家门进校门,对社会知之甚少,别说是参与社会实践少,连自理能力都差,自然无法让用人单位满意,这就造成了市场需求与人才供应之间的一个断层。而将大学招聘到单位再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是现有情况下企业可操作性比较强的一种作法。

  “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给了空有文凭者当头一棒,”采访中,陕铁院院长王晖副教授说:“以前企业常以本单位有几个博士生、几个硕士生为荣,而现在,他们更看重新进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空有文凭若干不如一技傍身,社会价值观的理性回归,应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

上一篇:下一篇:
返回原图
/